靜靜地,不要輸就夠了,好嗎?
最近我見過的案例,一個在去年、甚至今年初,仍然滿口關心香港出路,關心年輕人,身體力行支持「同路人」經濟圈的教師,短短三個月不到,就轉投另一陣營,替另一陣營散佈失實謠言,甚至連另一半都換成「藍絲」。我沒有試圖研究她轉營的原因,亦沒有研究她是否所謂的「臥底」,不過此例亦再一次印證了在面對自己以外的人談政治等大是大非時,不能不為自己的安全而留一點心眼,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會否在他朝一日成為攻擊你的人。
2020/11/23
Read more 最近我見過的案例,一個在去年、甚至今年初,仍然滿口關心香港出路,關心年輕人,身體力行支持「同路人」經濟圈的教師,短短三個月不到,就轉投另一陣營,替另一陣營散佈失實謠言,甚至連另一半都換成「藍絲」。我沒有試圖研究她轉營的原因,亦沒有研究她是否所謂的「臥底」,不過此例亦再一次印證了在面對自己以外的人談政治等大是大非時,不能不為自己的安全而留一點心眼,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會否在他朝一日成為攻擊你的人。
在大眾的眼內,相較於疫情多番爆發之時,香港政府的不作為,「澳牛」反應之迅速,令「澳牛」停業成為了判斷香港疫情發展與風險的指標。當「澳牛」宣佈第三度暫停營業,是否意味著香港將要再度面對大規模的感染?
當自肅防疫的人,得到的鼓勵還不及無視防疫而染病的惡人時,換著自肅的是你,心中會好受嗎?相反,換著惡人是你,大概只會覺得自己有了一個政府「安全網」:就算繼續無視防疫,自己中招嗎?反正我會得到政府津貼。害到其他人也染疫都不要緊,因為政府會代我「補償」給他。
寫到呢度,就連我自己都難以相信,如此漏洞百出嘅情況,香港嘅學校竟然能夠避免武漢肺炎喺校園內大規模爆發。不過劫呢一回事,避得一時避唔到一世,或者對學校、對家長、對政府嚟講都係一個警告:喺大家開始出現「抗疫疲勞」嘅時候,疫情危險離你只係一步之隔。
貴為香港最高學府的香港大學,歷史人才,港大絕對不缺。偌大的港大歷史系,香港史專家比比皆是,以其能力絕不會容忍這類錯誤出現在公開的展覽及存檔中。問題反倒是,港大的歷史專家們,知道港大圖書館出的錯嗎?我很好奇……